孩子們說:“連云彩都要翻過去啊”。
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,很多可愛的孩子,每天跟云彩一起,翻越大山。
他們從不吃早飯,每天走三個多小時崎嶇的山路去上學。辣椒和土豆是他們最主要的食物,緊衣縮食的生活讓他們看上去又瘦又小,蠟黃的小臉上,一雙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,看著我們,充滿好奇與疑惑。
說起涼山彝族自治州,即使不熟悉它的人,也能想象到那里山清水秀的風景和熱情好客的彝族人民。
但在秀麗的山水之中,貧窮依然是繞不開的現實,許多人一出生就要和命運作斗爭,山里的孩子們,大多成長環境惡劣,其中許多孩子因為經濟壓力不得已輟學,小小年紀就在家務農。
這是我第九次來到大涼山。我們從河北孟村開車兩千多公里,來到這里時,我們的團隊已經從原來的30多人擴充到了80多人,有的是在半路偶遇覺得有意義自發加入隊伍的,有的是想帶著孩子來體驗生活的。首次到這里的人,無不驚嘆這里生活條件的艱苦,那些城市的孩子也仿佛進入到另一個陌生的世界。聽到一些孩子的遭遇,不少人默默落淚。
家庭的破碎,無疑又給這里本就貧苦的人們,背負上另一個沉重的包袱。
馬海小羅的爸爸去世,媽媽改嫁,一家姐弟四個跟著爺爺生活在山頂上一個不足6平米的土房里。他們沒有收入,姐姐十歲出頭就輟學在家務農,幫著爺爺照看弟弟們,小羅上到四年級也不再上學。家里最貴的電器就是那盞一閃一閃的燈泡和兩根雜亂的電線。門口的核桃樹結滿了核桃,一個漂亮的小姑娘怯生生的依靠在門口,她眼里的光,在我生活的地方已經很少看到了。
阿約小面是一個走路帶風的小女孩。她的爸爸在山頂放羊時被雷擊中,就再也沒有回家。 一位奶奶聽不懂我們說話,她的兒子常年在外務工,她獨自帶著四個孩子艱難度日。
他們,只是這里眾多特困家庭的縮影。
在洛洛村的鄉村學校,孩子們穿著過年時候才會穿的最隆重的民族服裝,等待著我們。學校的曲木老師從保定退伍后,毅然決定回到家鄉當一名鄉村支教老師,20年來,他用知識給孩子們帶去力量,讓一些孩子有機會走出大山,改變命運。
我非常敬佩他,他班上的孩子各個懂事禮貌,活潑可愛。得知曲木老師的兒子考上了四川的大學,我很為他們高興,決定資助他們四年的全部學費和生活費。比起曲木老師,我們能做的事,實在是微不足道。
女孩們換上我們捐贈的白紗裙,帶上粉色愛心的小皮筋兒,顯得有些拘謹,裹著泥土的小手不敢去觸摸喜愛的裙子。孩子們得到了新衣服、新鞋子、新書包,用麻袋扛,用竹筐背,肩上還有年幼的弟弟,爬過一座高山帶回家。
2016年,因機緣巧合我第一次走進大涼山,這里的生活環境讓我深受震撼??吹侥抢锏暮⒆尤币律偈?,非常困苦,我們決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每年為貧困家庭捐贈物資,還發動客戶、員工、朋友參與進來,收集衣物和生活物資。我們先后二十多次為他們寄去愛心衣物,總量超過30噸。
我們的公益團隊也越來越壯大,六七年來,我們一起做了很多努力,希望把物資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上,通過我們參與過捐助的愛心人士超過了200人。
以前,我們主要捐贈資金、物資,今年,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,比起物質上的資助,我覺得,為那里的孩子確立生活的目標和勤奮學習的觀念更加重要。所以,以后我們會有針對性地開展更多助學類捐助,希望幫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,擁有更好的生活。
我們所做的事很小,但螢火之光雖弱,也能照亮角落中無助的人。我經常對自己說,努力吧,還有很多人需要我們去改變,去影響,去帶動,我們的努力是有意義的。
9次涼山之行也深深改變了我,讓我的生活態度更豁達,讓我面對困境時更淡然,同樣也潛移默化影響著我的經營理念,影響著我們網點的團隊氛圍,讓我們更加積極向上,珍惜生活。
感謝你們,涼山的孩子們,大山里的精靈!
作者為安能河北孟村網點負責人趙愛強